四校携手悟初心 薪火相传学雷锋——大学生“重走雷锋路”实践研学活动在我院举行

日期:2025-11-03 08:51:1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赓续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11月1日下午,一场以“四校携手悟初心,薪火相传学雷锋”为主题的“重走雷锋路(铁岭·辽宁职业学院)”实践研学活动在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辽宁职业学院牵头,联合辽阳职业技术学院、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共同举办,全军学雷锋模范、铁岭军分区原副政委张子祥大校受邀主讲,四所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百余名思政课教师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在实践研学中追寻雷锋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辽职讲堂:英模引路,解码雷锋精神的时代密码

第一篇章“辽职讲堂聆听张子祥大校讲述雷锋故事”环节,张子祥大校以三个核心问题展开专题分享,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雷锋在铁岭的感人故事,从“为什么要学雷锋”的初心追问,到“学雷锋有什么作用”的价值阐释,再到“新时代怎样学雷锋”的实践指引,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深入阐释了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与新时代意义,引导学生们理解雷锋精神并非遥不可及的道德神话,而是可以融入日常学习生活的“时代密码”,层层深入的讲解让现场师生深受触动。讲座结束后,张子祥大校又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互动,为学生解答关于学习雷锋的疑惑。在场师生真正认识到“雷锋精神是中国的‘传家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向上向善’的内核永远不会过时”。

  青春读记:日记传声,触摸雷锋的赤子初心

  在第二篇章“青春读记—品读雷锋日记牢记使命”环节,来自四校的学生代表深情品读《雷锋日记》中的经典片段。“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闪闪发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经典的力量历久弥新激昂的文字搭配真挚的感悟,将雷锋的赤子之心传递给在场每一个人那些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文字,让一个鲜活、热忱的雷锋形象跃然眼前,使在场师生真切触摸到他那份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拳拳之心,实现了与榜样灵魂的深度对话。

  笔墨寄情:跨越时空,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第三篇章“笔墨寄情—心语汇报传承雷锋精神”环节成为活动的情感高潮,百余名学生现场提笔,以“家乡新貌”“青春担当”为主题,给雷锋同志写一封跨越时空的“汇报信”。“如今的铁岭高楼林立,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这是您当年憧憬的模样”“我利用周末参与社区敬老服务,虽然辛苦但很快乐,终于懂了您说的‘奉献的幸福’”……笔墨传情,纸短情长,6名学生代表现场诵读书信,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既是对雷锋精神的回应,更是对新时代使命的承诺,将内心的感动与思考付诸笔端,这一笔一划,是两代青年之间的隔空回应,更是新时代学子用笔墨书写的关于责任与担当的青春答卷。

  同声共唱:歌声铸魂,让精神在实践中延续

  活动在第四篇章“同声共唱—同唱雷锋之歌笃行实践”中落下帷幕。“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熟悉的旋律响起,师生们起立合唱,嘹亮的歌声将爱国情怀与集体力量凝聚成最动人的青春交响。歌声凝聚了力量,升华了情感,将整个研学活动的氛围推至顶峰。这歌声不仅是对雷锋同志的怀念,更是一种庄严的承诺,激励着大家将此刻的感悟转化为未来前行的动力,让雷锋精神在具体的实践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铁岭作为雷锋曾驻训执勤170天的“第二故乡”,承载着雷锋精神的珍贵记忆。本次“重走雷锋路”实践研学活动立足这一独特红色资源,通过理论解码、情感共鸣、静思书写、集体咏唱四种形式,构建了“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完整教育链条,是四所职业院校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与成功实践,更是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一次有益尝试与实践探索,为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未来,我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雷锋精神学习教育,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最鲜明的青春标识,让雷锋精神在辽沈大地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