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会在对过往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明确了 “十五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行动纲领。11月4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沈阳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省委书记许昆林作宣讲报告。许昆林强调,全省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敢闯敢干加实干,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全体教师认真组织学习全会精神,切实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学院教师立足教学科研岗位职责,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一致表示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范功利
思政党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院长(主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必须第一时间学深悟透全会精神,将其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将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组织全院教师先学一步、深学一层,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学术交流等形式,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及时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各环节,开发专题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用鲜活的理论、生动的案例讲清楚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引导高职学生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高职学生是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我们要将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与工匠精神培育、职业素养养成紧密结合。通过“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劳动教育、技能竞赛等多种载体,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激励他们树立技能报国之志,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佳莹
网络思政教育中心副主任、思政课教师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既备受鼓舞,更深感重任在肩。全会锚定国家发展战略,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将聚焦网络思政教育创新,依托网络平台的便捷性与广泛性,打破传统教育时空限制。通过打造互动式线上思政活动、推出轻量化学习内容,推动思政教育从“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切实提升学生参与感,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身为思政课教师,我会把全会精神转化为鲜活教学素材,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结合产业发展案例、技术突破成果,通过案例剖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直观理解国家战略布局,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我将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坚定技能报国信念,鼓励他们以“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周淑敏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思政课教师
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政教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让我们倍感振奋。全会提出的 “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部署,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鲜活素材。
教学中,我们将把全会精神有机融入课堂全过程:在课程模块中新增 “新质生产力与青年担当” 专题,结合高校产教融合案例解读创新使命;在案例教学中,选取芯片攻关、乡村振兴等实践案例,解读 “现代化产业体系”“农业强国”等战略部署,让理论可感可学。
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筑牢育人主阵地,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 “十五五”发展大局。培养更多具有历史主动精神、勇担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青年,让思政课成为传递信仰力量、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载体。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姜春田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主任、思政课教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勇毅前行、开拓奋进取得的新成就,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形势,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我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需要一代代青年勇担使命、奋勇前行,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感重任在肩,同时能为祖国强国建设添一砖加一瓦也深感荣幸和自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牢记总书记教诲,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按照“六要”要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情怀增强本领,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不断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讲好思政课。
李晓佳
思政课青年骨干教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骨干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首先,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精研深磨,让理论精准融入课堂。打铁必须自身硬。我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讨,致力于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宏大叙事与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相结合,把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精准融入教学体系,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其次,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我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全会精神引领学生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的实践奋斗中,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要在思政课中以实践赋能,深化知行合一。我将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教学形式,通过案例教学、实践研修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思践悟中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技能报国的实际行动,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刘诗宇
思政课青年骨干教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和行动指南。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师,我们应从三方面落实全会精神:一是深化理论融入,筑牢思想根基。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部署,在教学中需更新案例,如将"新质生产力培育""文化创新活力激发"等全会要点融入专题讲授,引导学生理解"六个坚持"原则(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等)的深刻内涵。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育人实效。借鉴跨校集体备课经验,通过情景教学、问题链设计等方式,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家常话"。例如,结合"工匠精神"与技能报国案例,讲透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辩证关系;运用数字技术呈现"美丽中国建设"成果,增强课堂感染力。三是强化使命担当,培育时代新人。全会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作为战略部署,我们以"三全育人"为纲,在教学中突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如通过实践调研,让学生感悟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中的制度优势。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守正创新,为培养新时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思政力量!
张文财
思政课青年骨干教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后,我作为一名高职思政课教师,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也为我们扎根职业教育一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清晰方向。
我将自觉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和教学重点。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将全会提出的“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部署,与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的实际需求以及我校各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例如,通过引入中国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个人技能提升与国家发展大局的深刻关联,激发他们钻研技术、技能报国的内生动力。
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如何用更鲜活的语言、更贴近学生的方式,例如通过专题研讨、走进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行走的思政课”形式,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努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日期:2025-11-06 14:03:45